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化学危险物品,通常是指在受热、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H光曝晒、遇水受潮、接触空气、接触有机物或相抵触的物品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燃烧、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的化学物品,主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化学试剂、化学药品等。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这是因为它储存的化学危险物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稍有流忽,就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常见的火灾原因有下列几种:
1.接触明火
在危险物品仓库中,明火 要有两种:一是外来火种,如烟图飞火、汽车排气管的火星、仓库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等等;二是仓库内部的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火花,如电气设备不防爆,使用铁制工具在装卸搬运时撞击、摩擦等。
2.混放性质相抵触的物品
出现混放性质相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往往是由于保管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是有些化学危险物品出厂时缺少鉴定,在产品说明书上没有标明而造成的;也有一些单位因储存场地缺少,而任意“临时”混放。
3.产品变质
有些危险物品已经长期不用,仍废置在仓库中,又不及时处理,往往因变质而发生事故。如硝化甘油,安全储存期为8个月,逾期后自燃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在低温时容易析出结晶,当固、液两相共存时,硝化甘油的敏感度特别高,微小的外力作用就足以使其分解而发生爆炸。 - 赞同 0 0 发布于 3年前 (2020-12-10) 评论
-
admin
- 4,受热、受潮、接触空气而起火
这是许多化学物品所共有的危险特性。如果仓库建筑的条件差,不采取隔热降温措施,会使物品受热;因保管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会使物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损,使物品接触空气等,均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5,雷击起火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一般都是单独的建筑物,有时会遭受雷击而起火爆炸。
6.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术符合安全要求,都会引起事故。常见的情况有:硫酸坛之间用稻草等易燃物隔垫;压缩气瓶不带安全帽;金属钾、钠的容器渗漏;黄磷的容器缺水;电石桶内充灌的氮气泄漏;盛装易燃液体的玻璃容器瓶孟不严;瓶身上有气泡疵点,受阳光照射而聚焦等。出现这些情况,往往导致危险。
7.违反操作规
搬运危险物品没有轻装轻卸;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库房内改装打包、封烘修理等,违反安令操作规释,容易造成事故。
8.库房建筑不符合存放要求
库房的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房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度过大,或浦雨、进水、阳光直射,有的缺少保暖措施,使物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事故。
9.扑救不当
发生火警时,因不熟悉化学危险物品的性能和灭火方法,使用不适当的灭火器材,反而使火灾扩大,造成更大危险。如用水扑救油类和遇水燃烧物品或用二氧化碳扑救闪光粉、铝粉一类的轻金属粉等。 - 赞同 0 0 发布于 3年前 (2020-12-10) 评论
相关问题
- 12-10 如何做好化学危险品仓库的消防管理工作?
- 12-10 对化学危险品仓库的电气防火要求是什么?
- 12-10 对化学危险品仓库地面的防火要求是什么?
- 12-10 化学危险品仓库应采取哪些隔热、通风措施?
- 12-10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建筑防火要求是什么?
- 12-10 化学危险品仓库选址和平面布置应注意什么问题?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政府常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宪法》第8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此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宪法地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经济组织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权限,农户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 我国早在1982年就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1年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总而言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大锅饭”的旧体制,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实行“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使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增加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为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之一。
admin 回答于06-26
-
何识别用烧料冒称的假翡翠?
访客啊啊啊 回答于04-04
-
烧料与翡翠主要有下列几点不同:1烧料为玻璃物质,无玉石的翠性反映,断口处呈贝壳状,发亮而弯曲不平。翡翠断口处参差不齐,且不发亮;2烧料的颜色均匀刻板,翡翠的颜色大都不均匀,有深有浅;3烧料质轻,内部常有明显的大小气泡(有时要用10倍放大镜才能找到小气泡),而翡翠内部则无气泡。
admin 回答于01-05
-
腰品尽管惟妙惟肖,只要多加小心,认真观察,对欺骗性极大的“镀膜翡翠”仍不难判别。李维亚先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鉴别“镀膜翡翠”的“看、刮、烧、烫”四字要诀,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看: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由于镀膜翡翠被薄膜所包裹,总不太清晰,有透过薄雾观花之感,其翠绿多为散色,一般无色根,饰品表面有时具蜡质感。二刮:由于薄膜硬度较低,用小刀或玻璃等尖锐物轻刮表面时,常可将表层薄膜划伤。 三烧:用火柴或点燃的香烟头烧其表面,常可将薄膜烧破。四烫:用开水烫其表面,镀上去的薄膜会因受热膨胀而皱裂。 后三种方法对饰品有损伤,一般不便采用,关键就在于购货时仔细观察,当发现有怀疑而无法下结论时,可与卖方商量使用后三种方法(这些方法对真品是不会损伤的)进行判别,若卖方不敢同意,这样的翡翠以不买为妙。
admin 回答于01-05
-
镀膜翡翠俗称“穿衣翡翠”或“套色翡翠”,是十几年前出现的翡翠饰品人工者色技术。一般选用无色、水头好的翡翠饰品(如蛋形、马鞍形戒面或玉扣等),用泰国或法国生产的清水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干后即形成厚约十几至几十微米的绿色薄膜,致使饰品呈现类似天然翡翠之翠绿色,且能通过查尔斯滤色镜的检查而不出破绽。不仅一般消费者难以辨认,连一些中间商人也将其当作天然翡翠买进卖出,即使是行家里手,稍一不慎,也难免受骗上当。
admin 回答于01-05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