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化学危险物品,通常是指在受热、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H光曝晒、遇水受潮、接触空气、接触有机物或相抵触的物品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燃烧、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的化学物品,主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化学试剂、化学药品等。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这是因为它储存的化学危险物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稍有流忽,就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常见的火灾原因有下列几种:
1.接触明火
在危险物品仓库中,明火 要有两种:一是外来火种,如烟图飞火、汽车排气管的火星、仓库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等等;二是仓库内部的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火花,如电气设备不防爆,使用铁制工具在装卸搬运时撞击、摩擦等。
2.混放性质相抵触的物品
出现混放性质相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往往是由于保管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是有些化学危险物品出厂时缺少鉴定,在产品说明书上没有标明而造成的;也有一些单位因储存场地缺少,而任意“临时”混放。
3.产品变质
有些危险物品已经长期不用,仍废置在仓库中,又不及时处理,往往因变质而发生事故。如硝化甘油,安全储存期为8个月,逾期后自燃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在低温时容易析出结晶,当固、液两相共存时,硝化甘油的敏感度特别高,微小的外力作用就足以使其分解而发生爆炸。 - 赞同 0 0 发布于 2个月前 (12-10) 评论
-
admin
- 4,受热、受潮、接触空气而起火
这是许多化学物品所共有的危险特性。如果仓库建筑的条件差,不采取隔热降温措施,会使物品受热;因保管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会使物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损,使物品接触空气等,均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5,雷击起火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一般都是单独的建筑物,有时会遭受雷击而起火爆炸。
6.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术符合安全要求,都会引起事故。常见的情况有:硫酸坛之间用稻草等易燃物隔垫;压缩气瓶不带安全帽;金属钾、钠的容器渗漏;黄磷的容器缺水;电石桶内充灌的氮气泄漏;盛装易燃液体的玻璃容器瓶孟不严;瓶身上有气泡疵点,受阳光照射而聚焦等。出现这些情况,往往导致危险。
7.违反操作规
搬运危险物品没有轻装轻卸;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库房内改装打包、封烘修理等,违反安令操作规释,容易造成事故。
8.库房建筑不符合存放要求
库房的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房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度过大,或浦雨、进水、阳光直射,有的缺少保暖措施,使物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事故。
9.扑救不当
发生火警时,因不熟悉化学危险物品的性能和灭火方法,使用不适当的灭火器材,反而使火灾扩大,造成更大危险。如用水扑救油类和遇水燃烧物品或用二氧化碳扑救闪光粉、铝粉一类的轻金属粉等。 - 赞同 0 0 发布于 2个月前 (12-10) 评论
相关问题
- 12-10 如何做好化学危险品仓库的消防管理工作?
- 12-10 对化学危险品仓库的电气防火要求是什么?
- 12-10 对化学危险品仓库地面的防火要求是什么?
- 12-10 化学危险品仓库应采取哪些隔热、通风措施?
- 12-10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建筑防火要求是什么?
- 12-10 化学危险品仓库选址和平面布置应注意什么问题?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烧料与翡翠主要有下列几点不同:1烧料为玻璃物质,无玉石的翠性反映,断口处呈贝壳状,发亮而弯曲不平。翡翠断口处参差不齐,且不发亮;2烧料的颜色均匀刻板,翡翠的颜色大都不均匀,有深有浅;3烧料质轻,内部常有明显的大小气泡(有时要用10倍放大镜才能找到小气泡),而翡翠内部则无气泡。
admin 回答于01-05
腰品尽管惟妙惟肖,只要多加小心,认真观察,对欺骗性极大的“镀膜翡翠”仍不难判别。李维亚先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鉴别“镀膜翡翠”的“看、刮、烧、烫”四字要诀,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看: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由于镀膜翡翠被薄膜所包裹,总不太清晰,有透过薄雾观花之感,其翠绿多为散色,一般无色根,饰品表面有时具蜡质感。二刮:由于薄膜硬度较低,用小刀或玻璃等尖锐物轻刮表面时,常可将表层薄膜划伤。 三烧:用火柴或点燃的香烟头烧其表面,常可将薄膜烧破。四烫:用开水烫其表面,镀上去的薄膜会因受热膨胀而皱裂。 后三种方法对饰品有损伤,一般不便采用,关键就在于购货时仔细观察,当发现有怀疑而无法下结论时,可与卖方商量使用后三种方法(这些方法对真品是不会损伤的)进行判别,若卖方不敢同意,这样的翡翠以不买为妙。
admin 回答于01-05
镀膜翡翠俗称“穿衣翡翠”或“套色翡翠”,是十几年前出现的翡翠饰品人工者色技术。一般选用无色、水头好的翡翠饰品(如蛋形、马鞍形戒面或玉扣等),用泰国或法国生产的清水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干后即形成厚约十几至几十微米的绿色薄膜,致使饰品呈现类似天然翡翠之翠绿色,且能通过查尔斯滤色镜的检查而不出破绽。不仅一般消费者难以辨认,连一些中间商人也将其当作天然翡翠买进卖出,即使是行家里手,稍一不慎,也难免受骗上当。
admin 回答于01-05
我们在翡翠市场选购翡翠原石时,仅仅注意奸商(指不诚实的卖主)在翠绿色方面做假(包括镀膜假皮等)还不够,还要注意他们故意制造的种种“假象”。这些假象主要有:卖主针对他们已经发现的在原石中存在的裂绺、黑点、残损等问题,故意在其上边施展写字、涂墨、贴胶布、贴纸条、抹泥、去皮不抛光或大件开小口等手段,以分散买主(或鉴定者)的注意力,达到其掩盖原石缺陷的目的,而且这些作伪手段往往容易奏效,买主不得不防。
admin 回答于01-05
在中缅边境的瑞丽等地的宝玉石市场上,翡翠玉料中的假货主要有如下几种: (1)染色-用铬酸盐对白色的低档翡翠进行加色。这种真玉假色的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颜色显红;滴氢氟酸时,绿色退去;放一小块在滚油中炸1~2分钟,绿色即变为难看的蓝灰色,而真正的翠玉则保持原色不变。 (2)镀膜-俗称“穿衣翡翠”或“套色翡翠”,是用泰国或法国生产的清水漆均匀涂抹在无色翡翠上的假冒品。用小刀刮、火烤、开水烫等方法可以鉴别。 (3)假门子(镶口子)-用一片翡翠仔料做门子,用粘胶剂粘在一块质地差的玉料切口上。通过仔细观察和用手触摸(假的表皮易受外界温度影响,手感温而不凉),可加以区别。 (4)用其他玉料冒充-用马来玉(人工加色的石英岩)或东陵石和优质岫玉(蛇纹石质软玉)冒称缅甸翡翠。前二者的绿色发蓝,有邪色;岫玉则硬度小(4~4.5),可加以区别。
admin 回答于01-05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