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
admin
- 按故障显现的情况分类,故障可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1)功能故障机械产品丧失了工作能力或工作能力明显降低,亦即丧失了它应有的功能,因此称为功能故障。这类故障可以通过操作者的感受或测定其输出参数而判断出来。关键的零件坏了,机械根本不能工作,属于功能故障;生产率达不到规定指标,也与功能故障有关。这种故障是实际存在的,因而也称实际故障。
(2)潜在故障和渐进性故障相联系,当故障在逐渐发展中,但未在功能方面表现出来,而同时又接近萌发的阶段,当这种情况能够诊断出来时,即认为是一种故障现象,并称为潜在故障。例如,零件在疲劳破坏过程中,其裂纹的深度是逐渐扩展的,同时其深度又是可以探测的。当探测到裂纹扩展的深度已接近允许的临界值时,便认为是存在潜在故障,必须按实际故障一样来处理。
探明了机械的潜在故障,就有可能在机械达到功能故障之前进行排除,这有利于保持机械完好状态,避免由于发生功能故障而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这在机械的使用维修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 - 赞同 0 0 发布于 1年前 (2020-12-21) 评论
相关问题
- 12-25 对不同形状的导轨,各表面应分别控制哪些平面的直线度误差?
- 12-25 减小导轨淬火变形可釆取哪些措施?
- 12-25 机床导轨修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 12-25 离合器修换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 12-25 丝杠、闸瓦,丝杠螺母修换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 12-25 光杠修换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 12-25 机床床身、箱体等主要铸件修换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 12-25 零件的磨损对机床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 12-25 机修工作中充分利用修复技术,选择合理的修复工艺具有什么意义?
- 12-25 修复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 本月热门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